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奔跑的陕建人 | 许幻山不值得,但勇勇值得
发布时间:
2020-08-27
来源:
今天的主人公是个时间管理达人,用心工作用爱生活,小编很少见到如此自律的人。他性格很活泼,同事们都喊他“勇哥”,提及工作时他会突然作保证说谁也没法把他从陕建拉走,他热爱这份工作,说到老婆和孩子他一直害羞傻笑。
小编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很快乐,他全身上下散发着“过年一样喜气洋洋的感觉”,眼睛不大但很有神,看起来瘦瘦的居然全身肌肉,走路一蹦一蹦的像颗豆子,说话的时候眉飞色舞,虽然在坐着接受采访,但小编觉得下一秒他就要从椅子上跳起来。
老师给这篇文章起名叫“勇钻巧干摘硕果勇闯难关谱新篇”,小编觉得很适合,一路走来从基层到如今的副总经理,他并不是只有勇还很智慧,相信他未来也会乘风破浪走得更远,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张勇勇,是闪闪发光的张勇勇,勇哥真的“超勇”!
所以这篇“记陕建机施集团第十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勇勇”的文章请大家和小编一起阅读下去吧!
他是“健身达人”,在工地上自制器械锻炼、每周两次夜跑大明宫
他是“网红”,一个视频获3600万次浏览让陕建广为人知
他是“诗人”,在施工现场作诗40多首讴歌陕建人
他28岁33岁晋升高级工程师开始担任项目经理
31岁考取一级工程建造师
他就是
陕建机施集团第十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勇勇
近日,他更是作为陕建集团仅有的两人之一,入选了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育计划。
1986年出生的张勇勇从小在洛南农村长大,2009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陕建机施集团。13年来他勤学苦钻、密切联系实际,开展科技创新,从一名普通施工员成长为分公司班子成员。先后有《提高钢构件运输效率》《BIM技术在钢管混凝土异形系杆拱大桥中的应用》等10多个课题荣获QC成果及BIM省级大奖。
初入陕建的张勇勇来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从最基础的施工员做起。为抢工期,他白天施工放线,晚上兼职做资料员,经常是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起来继续学习钻研、拼命苦干。
2012年,张勇勇又转战西安楼观台道文化景区项目,以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吃苦精神出任了项目技术总工。在西安三星110KW变送电项目施工中,业主在合同里只要求在第一阶段完成两面外墙的封装,但张勇勇带领团队秉持着陕建人“出手必须出彩、完成必须完美”的风格,全部封装了四面外墙,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就连严谨细致的韩国业主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陕建集团同韩国三星电子的后续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厂房,建设者们52天“压”桩1.6万根,90天完成3倍于“鸟巢”的钢结构工作量,两次打破行业施工记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陕建速度”。
面对这么大的工程量,该项目的工程部长张勇勇每天东奔西跑,拨打200多个电话到处求援,半个月内将周边几个省的重型履带吊车几乎全部汇聚在了工地。这种吊车每台都要7辆挂车运输,占地70米长,他竟然一下子筹集了16台,连续三个月日夜连轴转地大干,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激发了张勇勇的诗情——
“秦都胜地,弧光闪烁,钢柱铁浇;观渭水之滨,桁柱密密;秦岭北麓,人影绰绰;塔履纵横,铁树林立,耸立长空比云高。已三更,借灯火璀璨,工匠汗劳;钢构如此壮观,引陕建儿女忘家眷;憾隋时李春,几尺高桥;李冰筑堰,仅解水忧;阿房圣殿,金碧辉煌,难抵霸王一怒烧;阅古今,历江山名迹,彩虹今朝。”在激烈的施工战斗中,张勇勇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彩虹》,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工地诗人”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有一次女儿夜里突然发高烧,妻子独自将孩子送到医院,熬了个通宵,第二天还得上班,为了不让张勇勇分心,妻子始终没有告诉他。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她辞去了银行的高薪工作,全力照顾家庭。张勇勇也不负家人的期望,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在这次国内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异形拱系杆桥施工中,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深入钻研,独立完成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异形拱系杆桥施工工艺的课件,被选为陕西省市政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课件,沿用至今。
在酒泉艰苦紧张的施工中,张勇勇将自己十年拼搏的思想收获凝练地拍成小视频,发布后竟一下子“火”了起来,浏览量达3658.4万,点赞量95.7万,转发3.5万次,不经意间,张勇勇成了“网红”。但他说,拍这条小视频的初衷只是要激励自己,希望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奋斗在一线的青年,激励更多的人。
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项目,是省市重点工程、陕建集团的“一号工程”。春节和疫情期间昼夜不停施工,张勇勇从正月初三投入到这场战斗,43天没有回过家。他和同事们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凌晨一两点去城郊高速路口接水泥罐车和材料车。三轴搅拌桩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每天需要100吨混凝土,在他们的超常努力下,一刻都没有停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勇勇担任组长的施工组在陕建集团六比六赛管理评比中两次斩获第一名。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连轴转,他减压的方式是健身和跑步。没有专业器械,想办法就地取材。两个矿泉水瓶灌入水泥,中间插根钢筋就成了哑铃。他每周都会抽两天时间绕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跑圈。“多健身勤跑步,熬夜加班的时候也就感觉没那么累了!”张勇勇笑着说。记者翻看他最近两个月的微信朋友圈,他要么在深夜鏖战,要么就在健身锻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