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少女笔下的渡江战役

【概要描述】

渔家少女笔下的渡江战役

【概要描述】

详情

    在安徽博物院,珍藏着一本有着岁月痕迹的墨绿色外壳笔记本。里面记录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壮伟画卷背后的一些珍贵细节。
    那是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打响了渡江战役。
    笔记本的主人,当时年仅14岁的安徽省无为县渔家少女马毛姐,是当时运送解放军渡江船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渡江把万恶的蒋匪帮消灭掉,解放全中国。”马毛姐在日记里写道。
    当时,在无为的大小村落里,驻扎着20万名准备渡江的解放军。为支援渡江战役,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征用船只。
    枪声、炮声、胜利的军号声……对新中国的憧憬,照亮了少女马毛姐的梦想。
    “当时母亲岁数小,体格瘦弱,又是女孩子,最初解放军不同意她上船。”马毛姐的女儿回忆道。打定主意决不退缩的马毛姐趁人不注意,偷偷上了船,当解放军在船舱里发现她时,船已经驶离了江岸。
    茫茫江面上,机枪子弹拖曳着火光,向渡船迎面打来,炮弹在江面上炸起一个个水柱。与马毛姐同来的四艘船中,有两艘被炮弹炸毁。
    “敌人在南岸不断地放照明弹,飞机也来回飞,等到快靠岸了,被岸上的敌人发觉了,于是步枪、机关枪、大炮都向我们船上打来了,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落在船边上……”马毛姐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一段惊心动魄而又令她终生难忘的经历。
    谙熟水性的马毛姐划着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次次往返于江面,运送解放军战士渡江。
    马毛姐在笔记本里写道:“我本来是一个船户,在蒋介石统治的时候,全家就是整天在劳动,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我妈打小受了很多苦,解放军解放了她的家乡,给她们分田地,送粮食。老百姓都说有好日子过了,这种最朴素的信仰,支撑着她参加了渡江战役。”马毛姐的女儿说。
    后来,马毛姐被评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并受到毛泽东接见。
    “我妈经常跟我们讲,比起在战争中牺牲的那么多烈士,她是非常非常幸运的。她说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马毛姐的女儿说。
    “通过马毛姐的笔记本,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不畏生死,万众一心,怀着同一种信念,向着同一个目标,勇往向前的精神力量。”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孙士民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scegc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

官方抖音
scegc
官方微信
scegc
官方微博
scegc
scegc
scegc
scegc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