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致敬
很多建设者家中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从小听着父母的故事,见证父母的荣誉长大,“我的妈妈是一名工程师”“那栋楼是我爸爸盖的”这些骄傲而又自豪的话语,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
第一次跟着母亲去上海分公司的时候,90年代火车上的人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母亲抱着我不敢睡觉,就那样熬了30多个小时才到达上海。那时的上海还没有如今这样繁华,我依稀记得:宿舍楼铁锈斑驳的楼梯,院子里下过雨后水洼里的小虾,还有一起玩耍的伙伴。那些都是我对这个企业最初的记忆,温馨又深刻。
很多次我翻看家里的老相册,看看母亲年轻时候的模样,温柔恬静,留着一头乌黑的秀发,任谁看都不会想到她在建筑行业上班。可一到项目上,她就变成了一个“女汉子”,虽然她很少说什么豪言壮语,也从不吹嘘自己的成绩,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建设者的坚韧与执着。
2014年高考那天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家长们都陪伴在考生身边,做“后勤”保障工作,我是全程一个人准备并奔赴考场的,因为母亲在做的工程项目要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她只能打电话给我加油鼓劲。
宝贝,高考妈妈不能陪在你身边,
你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
答题认真别紧张,妈妈相信你
加油……
我的家庭只是陕建七建集团上千个家庭的一个缩影,在“家庭重要还是工作重要”这个命题上,身在七建的父母们都做出了献身岗位的选择。因为“项目检查”他们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因为“加班开会”他们错过了孩子的比赛,因为“解决技术难题”他们忘记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七建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开拓进取,一代代的将“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传承下来,他们是陕建精神的践行者,也是铺路人。
匆匆远去的是岁月的脚步,渐渐沉淀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一代代陕建人的负重前行,把最硬的骨头啃了下来,才有了今天陕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向披荆斩棘的老一辈人致敬,传承就是最好的致敬。“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传承不仅仅是匠人继承学问、技术、工法的过程,更是一种信念、精神力量的传递。大学毕业后的我,就像母亲当年一样,选择进入陕建工作。她把自己最好的青春留给了项目,现在,我在陕建,也要把这种奋斗精神刻在我的生命里,继续让青春飞扬!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70周年专题
- 老照片•新故事 | 三千“待业青年”青春奉献陕建
- 老照片•新故事 | 陕建办校成果多多 自制设备风靡全国
- 老照片•新故事 | 当年混凝土浇灌操作何其难 如今科技促腾飞陕建换新天
- 老照片•新故事 | 这张照片告诉您——咱陕建曾自己造汽车!
- 老照片•新故事 | 当年建筑“运输兵”陕建史册立殊功
- 老照片•新故事 | 当年“红旗电机厂” 今闯“装饰”大市场
- 老照片•新故事 | 精心细修大剧院 五十年间筑辉煌
- 老照片•新故事 | 英姿飒爽女焊工 建筑天地献终生
- 老照片•新故事 | 风沙严寒何所惧 建好首个核基地
- 老照片•新故事 | 陕建人胸佩硕大像章与“主席像”合影神彩飞扬
- 老照片•新故事 | 咱修烟囱创奇迹 偏差不超5毫米
- 老照片•新故事 | 陕建施工质量好 助力彩电步步高
- 老照片•新故事 | 铁军抢建特大厂房 苏联专家连连称赞
- 老照片•新故事 | 传承军队红色基因 促进陕建跨跃发展
- 老照片•新故事 | 三代接力办药厂中外合作获好评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