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网】2400名逆行者的九天九夜
- 分类:媒体上的陕建
- 作者:
- 来源:建筑新网
- 发布时间:2020-02-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正月初七,万家灯火团圆时。肆虐的疫情,让神州大地被迫按下“暂停键”。寒夜中,却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闻令而动,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建筑新网】2400名逆行者的九天九夜
【概要描述】 正月初七,万家灯火团圆时。肆虐的疫情,让神州大地被迫按下“暂停键”。寒夜中,却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闻令而动,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 分类:媒体上的陕建
- 作者:
- 来源:建筑新网
- 发布时间:2020-02-28
- 访问量:
正月初七,万家灯火团圆时。肆虐的疫情,让神州大地被迫按下“暂停键”。寒夜中,却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闻令而动,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夜奔”高陵

为了和疫情赛跑,西安市迅速启动建设平战结合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
10天能否建好一座应急卫生中心?牵动着1000万西安市民的心。
1月31日,晚8:00。陕建集团接到指令,迅速动员,顷刻间,各单位“请战”的消息刷爆微信群。
当晚,施工员张兵刚从医院接回了产后的妻子。一年到头不着家,这回正好趁着过年好好在家伺候月子,没成想前脚进门,后脚电话就响了。施工告急,身为一名党员,去还是不去?张兵看了一眼爱人和出生7天的女儿,红着眼圈,撂下电话就往工地赶。
半道上,飘起小雨,像张兵的心情一样。
兵贵神速,浓浓夜色下,陕建派出的第一支“先头部队”火速集结,凌晨4:20,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200多台(套)机械设备抵达现场,320名施工人员集结到位,旋即进行场地清表、平整。
现场水电不通,一片漆黑,只能靠车灯照明。天寒地冻,现机械轰鸣,张兵和同事硬是在荒郊野地一点点抢出工作面,最终提前12小时完成土方作业。
四面“封”城,通行受阻。张兵的徒弟郝月哲正在老家榆林绥德“猫冬”,听到消息后,冒着大雪,驱车18个小时直奔工地。所有店铺关门,为了买40把橡皮锤,材料员孙鹏大半夜跑遍了周边所有建材市场,电话打了无数个,差点跑断腿。
并肩战“疫”

与疫情竞速,现场就是战场。千人大会战,一切调度、指挥都必须争分夺秒。2月1日,土建施工全面铺开,仅用了48小时就完成了120多吨钢材钢筋绑扎、5000平米模板搭设、1500方混凝土浇筑。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百米冲刺”,人人都跑着前进。2400多建设者拧成一股劲儿,他们当中有兄弟,有夫妻,还有父子。
2月4日,冰冻霜凝,天气冷的刺骨。农民工张立超忙着铺“路牙子”,头顶直冒汗。小儿子张俊一旁和灰搬砖。小张24岁,一副娃娃脸,当过五年兵,现在是某健身房一名健身教练。当他听老爸说工地活紧缺人手,小张二话没说就赶了过来。三四天连轴转,父子俩没睡过一次囫囵觉,老张心疼儿子,看他撑不住时,就让他在车里躺一会。“我是一名老兵,只要祖国需要,召必回。”小张说。
25岁的电工程福全一进工地就挑起了电缆敷设的重担。他带领工人正把90多米长、重逾千斤的电缆铺设到地下套管中。电缆粗如小臂,冰凉沉重,一声声号子喊得嗓子哑了,他从早干到晚,胳膊发酸,一天下来,端桶泡面手都在打颤。
29岁的施工员田凡得知项目开工后,主动请战,扎进现场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老母亲在家准备了一大兜干馍片和煮鸡蛋,第二天让哥哥田广送到了工地。同时哥哥还带来了12个熟练的木工师傅,在哥哥的支持下,田凡负责的5号楼成第一个完成基础施工。
寒夜抢工

夜间疲惫和寒气一同袭来,最难熬。却是室外道路管网施工“黄金时间”。场区内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线长、面广,交叉施工、穿插作业多。
现场场地狭小,200多台机械设备、2000多名施工人员穿插作业,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为避免施工时各类机械“打架”,他们细致策划,优化施工工艺,“化面为点”,见缝插针,利用施工间隙,“抢出一米修一米”,用空间换时间。就这样五米、十米、二十米……打通一条条道路。
为“卡死”每一项任务节点,路基施工组组长张兵没吃过一口热乎饭,对他来说10分钟时间也宝贵,每天饭点正是他最忙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运动量4万步,忙的像陀螺一样。7天下来,右腿静脉曲张,肿的青一块紫一块。
和张兵一样,拼命三郎”张永奇负责的管网施工也只能靠“抢”。连着36个小时没敢合眼。埋管道时一不留神崴了脚,脚背肿得像馒头,硬撑着连夜带人铺设路面沥青。第二天领导发现他走路跛着脚,拉着他去医院,一拍片子:左脚跖骨骨折。医生说打了石膏必须回家躺着静养。张永奇心里着急,一分钟都不想耽搁,偷偷又赶回工地。
经过36小时紧张施工,他们率先抢通了场区“生命线”。
吊装奇兵

道路施工展开同时,箱房、水塔吊装也在急锣密鼓进行。夜幕下,焊花闪烁,如点点星光。
2月5日晚上,风雪骤降,施工告急,关键时刻,200多名钢构吊装人员紧急增援。
恶劣的天气、湿滑的作业面、给现场吊装工作带来了难度,安全员姚兵一直悬着心,当天正是他的结婚纪念日,由于眼睛刚做完激光手术,电话里媳妇叮咛再三,让他注意休息。他一面做好现场安全防护,一面组织工人有条不紊进行安装作业。寒夜里,施工员王帆和同事通宵夜战,度过了自己25岁生日。
光有拼劲还不够,还得有韧劲,使上巧劲,他们根据现场场地实际情况,调整工序,极大提高安装效率。仅用了90小时,就完成了所有箱房安装任务。
现场就是战场。一面战“疫”一面防“疫”。施工现场人人被口罩捂得严严实实,都成了“蒙面侠”。鼻梁、耳根都磨破了皮。

上下同欲者胜,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2400名建设者以铁一样的斗志,12个小时完成土方开挖,36小时抢通场区“生命线”,60个小时完成基础施工,90个小时完成活动房吊装……奋战9天9夜,提前一天完成了所有施工任务,用实际行动,为西安市人民筑起了一道防疫应急的坚固屏障。
2月17日凌晨4点,黑夜即将破晓,张兵迫不及待给媳妇发了条微信:“媳妇,天一亮项目就移交了,我马上回家。”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






地 址:西安市北大街199号
邮编:710003
管理维护:陕建集团信息中心
陕ICP备17011660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西安